一个阴雨寒冷的周末,刘女士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浦东新区碧云国际社区的图书馆,为自己的空调办公室“孵化”。“上午在这里工作,然后回家吃午饭,下午再过来看书。”刘女士说,“这么好的地方,比外面的咖啡厅划算多了。”
自习空间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属性比较强的地方提供付费自习空间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还是受欢迎的。
谁将使用学习空间?是什么吸引他们不止一次来,甚至心甘情愿的续卡?这个空间里诞生了哪些故事,产生了哪些联系?
咖啡馆外更佳。
“在自己喜欢的书店写作,感觉最好。”
近一两年,共享自习室在很多城市遍地开花。如热门韩剧《请回答1988》所示,这些空间往往被贴上“严格自律”、“激情追梦”的标签,用户多为应试者,梦想通过勤奋、规律的学习,成功“登陆”或获得某个行业的重要资格证书。
由于时间紧迫,不饶人,共享自习室通常被“严格监管”。有的人一个座位,模拟高考打卡课的环境,规定所有电子设备必须静音,禁止讲话和接电话;一些模拟的“黑屋子”不仅不能互相通话,连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都不能用,手机可以存放避免过多干扰,地面铺上厚厚的地毯减少脚步声...考生可能需要这种深沉专注的氛围,但在95后自由职业者高笑看来,这种自习室“目的性太强,有些压抑,不适合自己”。
那为什么不去咖啡馆自习呢?另一位受访者肖伟说,虽然上海有很多咖啡馆,但它们更像是社交场所。根据肖伟的观察,社区周围和商场里的咖啡馆深受中老年消费者的喜爱。"阿姨们和叔叔们会在咖啡馆里相聚几个小时,这特别令人尴尬."这个隔间正热火朝天,它自然很难安心学习工作。
另一方面,咖啡馆的空间格局和桌椅设施不适合办公室自习。肖伟认为在市区有太多的“紧凑型”咖啡馆。除了操作台,没有太多的空间可以放座位。“有的咖啡馆没有小桌子,客人喝完咖啡杯就走了。很明显,主人不希望我们待太久。”在比较宽敞的连锁咖啡店里,矮茶几圆桌和靠背沙发座的组合也更适合人们交谈。如果要在电脑上写字或者打字,时间长了会觉得不舒服。
“在自己喜欢的书店写作,感觉最好。”在上海工作两年后,高笑喜欢在业余时间探索这座城市的奇妙空间。搬到虹口区不久,她通过社交平台找到了家门口的半层书屋,那里丰富的书籍和小巧精致的错层空间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今年10月,当我再次光顾书店时,高笑看到了销售“半层自学卡”的海报,并立即被吸引住了。办12次卡要290元,含12次饮料。可以在半层书店的二楼自习区选择“墙上思考的座位”或“看风景的座位”,也可以在店里借到未包装的书。各种状况深藏于心。虽然她领证后只去过两次,但因为工作忙,她觉得 "一次在那里呆几个小时是很有效率的."
刘女士看到图书馆的办公自习室也挺满意的。进入大门后,穿过书廊,刷卡,人们就可以穿过玻璃门,进入隐藏在会场最深处的办公学习区。空间分为两部分,北侧较为休闲,8个沙发座椅相对,为读者设计;南边比较商业化,两个长办公台,两边四五把办公椅,跟办公室里一样。西侧的玻璃窗为房间带来良好的采光,饮水机、空气净化器、绿植、抽纸等免费设施也让空间更加人性化。对于远程办公的刘女士来说,家是一个纯粹的生活空间,在家工作容易分心,而自习室正好满足了需求。“我家住得很近,骑自行车只需要几分钟, 所以去的频率特别高。一年2888元,换算下来真的不贵。"
和“奇妙的命运”
“适当的人性化尺度为陌生人在社交中提供不受打扰的陪伴”
相比纯粹的办公自习空间,半层书屋和一眼望去图书馆的吸引力也与其“主业”——书籍息息相关。半个故事书店合伙人赵琪说,目前申请自学卡的人,一半是为了学习办公,另一半是专门为了读书。
60后的吴女士是一名营养师,工作单位距离书店只有几百米。工作日中午11点半到下午1点半,是她的午休时间,也是“充电”时间。只要工作不太忙,她平均每周会去半层楼的自习空间看两三次书。“虽然你可以在地铁上看书,但在书店这样的特定环境下,你总能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度。”吴女士补充说,在阅读环境中,其他读者也会对阅读体验产生影响。“来这里的人基本都是冲着书来的。他们非常专一。不像一些开在商场的书店,总有人为了打卡而拍照。”
最近,吴女士在午休的时候读完了《认识身体》。她告诉记者,这本书是《纽约书评》和《经济学人》推荐的,作者加文·弗朗西斯是一名周游世界的全科医生。他从医学生的经历入手,穿插医学史和神话,给人们讲述身体这个复杂机器的运行机制。“这本书包含了与我的工作相关的知识,以及生活和医学的美。我很喜欢。”
碧云图书馆办公自习空间的书目也很吸引人。负责人孔堪军说,整个图书馆藏书9000多册,自习空间有近千册是“百里挑一”。记者注意到,沙发区附近的书架大多是幼儿用书,有中英文绘本、百科全书,还有一些彩页的pop-up book,价格相当昂贵。刘女士说,带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在这里看自己喜欢的书,他们在大桌子旁工作,彼此都很充实。北书架上有很多文史哲的书籍,包括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甲骨文丛书》,深受读者好评,还有《乌托邦》的全套翻译。
可以说,书籍数量多的优势,加上选书上的“吊人胃口”的味道,让爱书人对这些“小而美”的自习空间有了很多印象。
此外,孔侃君还注意到,办公室自习空间也为一些远程办公者提供了一些社交功能。与咖啡馆里纯粹的社交不同,上班族在从同室的陌生人变成密友的过程中,往往要依靠一些“奇妙的缘分”。“技术人”在图书馆第一眼看到碧云阁,听到有人谈论一项新技术,就会兴奋不已,进而展开对话;全职妈妈因为有年龄相仿的孩子,自然会混熟;年轻人会鼓足勇气去倾诉,因为他们偶然瞥见其他人在读同样令他们感兴趣的书。场馆工作人员并不是完全“隐形”的,他们会在遇到读者的时候礼貌的打招呼,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孔堪军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很多熟客都交了朋友,每天早上都会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首先要做的是交谈几句,然后动手。中午他们还会一起去附近吃饭。聊天会不会打扰到别人?“其实不会的。”孔侃君告诉记者,自习空间外有一个“秘密花园”。“如果真的想聊天,大家都会自觉到外面去。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一起晒晒太阳,在这里享受一顿阳光午餐。”
曾有人这样描述自己看到图书馆的印象:“既有独立性,又有交流空间,既保持了安静的独立空间,又不刻意塑造封闭性和距离感。这种适当的人性化尺度,提供了社交中陌生人的陪伴。”用这两句话来形容办公室自习区其实很贴切。
建立新的知识连接点
说明学习是一种实力。
■自学空间的意义在于:构建新的学习时空,形成新的学习代码,塑造新的学习关系。
半层书屋合伙人赵琪告诉记者,随着哈尔滨路周边居民的搬迁和商户的减少,半层书屋的自然人流也一再减少。“我们做自习空间是为了给书店引流,增加一些收入。”好在半年后,一些自学卡已经卖出去了,也有人续卡推荐给朋友。每个周末,12个座位基本都能坐满。“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乍一看,图书馆还通过自习空间实现了引流。事实上,场馆内更加灵活的空间和丰富的活动也无形中增加了人们了解和使用自习空间的可能性。除了免费阅读区、会员活动体验区(主要用于活动和讲座)、会员阅读区和办公室自习区,专注于亲子互动的碧云图书馆还配备了音乐教室、舞蹈瑜伽教室和可对外出租的多功能活动室,营造了“在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氛围。负责人孔堪军说,这是近一年来最热闹的一次,来馆的有几百人。得益于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分隔,参与活动的人、潜心读书的人、工作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虽然最初的南昌路图书馆因为种种原因暂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但是包括碧云图书馆在内的三家分馆都在稳步走社区会员制图书馆的路线。相比靠“新鲜感”的“网上名人书店”,乍一看,它是靠推出与周边居民精神文化需求高度匹配的活动,以更强的体验感、功能性和社交属性,逐渐融入社区的。
文化空间的维系和发展不能只靠“情怀”。目前,通过运营办公室自习空间,半楼书店和简一图书馆拥有了更多忠实粉丝。这种模式能否复制推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无论如何,对于周边居民和上班族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冯岩认为,书店和图书馆开设的专门自习室是一种活跃的新型社会化学习场景和社会化知识交流空间。加拿大教育家GeorgeSiemens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时代学习的“连接主义”学习理论,即今天的知识不再局限于个人,而是分散在个人、书籍、图书馆和无边界的网络中。独居一室的个体不再是连接上述知识的唯一核心节点。
“书店和图书馆的自习空间是一个新的连接点。”冯岩说,这些空间的意义在于:构建了一个新的学习时空,这是一个像流水一样嵌入日常生活的美好学习场景;形成新的学习代码,学习者之间的知识交互,学习者向他人展示的学习姿态,就像是向社会发送的弹幕,代表着“学习是一种力量”的信念;创造了新的学习关系,“所有的交流都是学习,玩笑不是家常便饭。”“这样,知识的网络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扩展,这也预示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和时代的潮流。”
在思苏图书馆副馆长、副教授张鹏看来,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书店或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中的阅读区与现代高校图书馆不断转型的深层内在逻辑是一致的,都在重新平衡书刊与读者的比例,给读者留下最多最好的空间。“只要有利于全民读书学习的习惯,有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公民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就应该拥抱这种自习空间。"